有的時候不得不佩服趙浩宏這個人,很會做事、很有想法也很會領導,有的時候看到他有關研究所的動態都會讓我覺得應該去讀研究所,或者我讀書好像真的太不認真了,但是我對於「老師的威權」的恐懼似乎還放不開,不過也有可能是因為我不認真念書所以心虛,哈哈。總之,對於趙浩宏這個人,我好像比較習慣嗆他。
服貿協議對臺灣老人照顧的影響與危機
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研究生趙浩宏
2013年六月,難以忘記,正當我與幾位教授老師討論台灣老年長期照護許久以來的諸多問題與改進建議的那一日,忽然稍來了令人震驚的消息。中華民國政府竟然在所有人民渾然不知的情況下與中國簽署了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並且其中還包含了長年以來學者與社會工作者們一直在防範商品化與營利化的社會服務業(老人及身心障礙者福利機構)。雖然執政黨政府在社會福利政策上一直以來都不太友善,但當下依然難以相信,我們的執政黨竟然在追求經濟利益與外交發展上,那麼輕易的就把人民最基本的福祉也打包奉上,將老人的健康與照顧需求兌現賣出,這樣的貿易協議明顯超過了經濟考量,但為什麼會有這麼異於其他服務產業的項目呢?我們在黑箱過程之中無從得知,也因此必須更審慎防範。
1秘密簽署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2協議中包含社會服務業(這是不該被商品化和營利化的「福利」)
3老人的健康與照顧需求被政府賣出,此協議明顯超過了經濟考量
老人照顧的重要與政府應盡的責任(小標下得有點怪XD)
隨著人口的快速老化,老年人的照護早已成為許多學者近幾年來積極想解決的社會問題。尤其在2012年以後,人口學家已經依據生育率與死亡率推估出台灣將在往後幾年進入嬰兒潮老化後的快速老化時代,並在2016年,超過六十五歲的老年人口將超過十四歲以下的幼年人口,並且在2051年,台灣的老年人口比例將達36.97%,屆時每3位國民中,至少有1人是65歲以上的老人,而老年人口約為幼年人口的四倍,這將使得家庭負擔倍增,需要新的老年照護機制來面臨(「面對」吧?)人口挑戰。也因此老年照顧(到底是照護還是照顧?)系統的建立更是決定了全體國民的未來,影響的層面絕對凌駕於經濟、政治本身,而隨之而來的世代正義、稅收分配、退休制度等各種問題也會因為政府對於老年長照的政策方向而被受影響(這句也太長、太不順了一點),也將反映出政府對於人民基礎生活的態度。
而政策的價值取向在老人機構上若是採取開放市場的方式以後(這句也有點不順),將會具有承先啟後的效果,影響日後對於社會福利模式的發展,我們將難以預料在第一波之後的後續開放,是否會讓托育和教育單位也走上市場化的途徑,造成有錢人才有妥善(被)照顧機會的社會不平等問題,加劇已經非常嚴重的貧富不均情形。
小小心得:浪浪本人的論述語句邏輯有點不好XD
中資多元投資下的市場控制
然而,政府在這次的服貿協議上卻做出了最糟的政策起始,除了將老人的生活保障當成商品開放投資以外,服貿的通過也等同間接允諾社會福利服務是可以被投資客用來當生財工具的。儘管政府在這方面丟了一些看似給予中資限制的煙霧彈,但事實上的影響衝擊卻被政府利用四兩撥千金的方式轉移焦點(這兩句的意思不是一樣的嗎><),把福利服務的開放問題只著眼於單一機構的資金比例多少和機構代表人是中國人還台灣人,模糊了背後的真相。
無論是一般服務業還是福利服務業,在討論服貿中單一產業的開放時,並不應該忽略中國與台灣資金體質上的差異。尤其是中國資方在ECFA上的全面開放與多角化經營所連帶增加的影響力,除了會實現在機構入資本身以外,中資現在所開放投資或日後將開放的藥品及醫材、健康食品與老年餐飲,與各種跟民生有關的商品所造成的市場力量都將增強中資老人機構的競爭力(我有問題:為什麼?經濟學不好…)。此外,中國的投資一直以來具有多元經營且資金巨大而集中的特質,只要他們願意,低價競爭卻不失品質的機構聯盟的模式很快就會壟斷台灣的市場(意思是大家都希望使用中資的機構嗎?),而接下來的價格控制將讓政府不再能確保所有人民的需求都能被保障(意思是政府無法管制中資機構嗎?),市場壟斷以後的價格提升也會近在咫尺。所以反對服貿中的福利服務業是我們必須堅持的。
實實在在的援助中國發展協議
然而,台灣的老年福利服務市場一直以來都沒有明顯資金缺乏的情況,反而有許多民營機構出現無法滿床和勞動環境惡劣至(致,真的很賤耶,還抓錯字)使缺乏人力的問題,那為什麼突然出現社會服務業項目於協議中?其實更大的原因是因為中國希望發展國內的老人照顧事業,並以台灣現有的資源來援助中國的服務業成長,解決朝向社會福利發展下同樣面臨的高齡化問題。
而相關的發展傾向其實在中國的「十二五規畫」中便可以清楚看見。中國官方在2011到2015年間的第十二個五年計畫中第三十六章「全面做好人口工作」明示,「積極應對人口高齡化」和「加強殘疾人事業」為五年間的重要目標,並且明確將量化目標於文本中訂於「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具有护理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而這個目標對於2040年以前老年人口將超過四億的中國政府來說實為一大難題,因此開放一直以來被中國視為同一個國內經濟區的海峽西岸與台灣,吸收台灣的經營人才,和模仿相關產業,勢必對於中國老人事業財閥的發展有一定的幫助,更能將中國資金遣送來台造成影響,實為一箭雙鵰。(這個觀點滿酷的XD)
當然,服貿確實能讓少數台灣經營者也能去中國賺錢,也有被陸商高薪聘用的可能。但台灣也將因為服貿而失去老年事業的本國資金和人才,換成中國的資金與潛藏的政經影響,而且將破壞台灣一直以來所堅持的(有嗎?!是說學者吧?不是說政府吧?)福利服務非營利發展趨勢,造成老人生活的貧富差距和階級差異。而這樣的發展下,台灣本國到底得到些什麼利益?而這種(你的連接詞…)禍國殃民卻支持中國發展的政策,除了讓我們可以看出台灣政府對於國家發展規劃的用心完全無法和中國政府相比,更顯露出台灣的政權簡直像是中國的地方政府一般,協助祖國發展。
小小心得:如果不了解老趙的意識形態,會有點難看懂這段在講甚麼。然後既然是要講台灣政府莫名地在協助中國發展,我就不嫌棄你沒有說明台灣政府如何禍國殃民了,但是你上一段也沒有說清楚啊!?
以和平統一為目標的黑箱條約
不做回應的中國官方和無論如何都要順從中國的台灣總統,明顯在服貿的協議上無法讓人民順服。也許有些人的關注點在於服貿的壞處或者是只有少數既得利益者能獲益,但我必須指出中國方的資料讓大家了解,整個協議的背景並不只是在經濟層面,政治因素其實佔了絕大多數。而中國的動機其實就在影響服務貿易深遠的「十二五規畫」第五十八章的「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中,該章節明顯說明全面深化兩岸經濟合作和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建設是和平統一的重要方式,並且將推動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和經濟合作協商當作第十二個五年計畫下的統一手段。然而在中國都毫無避諱的以明文宣示他們的方法與目的的情況下,台灣的官員不但不反對也沒有告知人民當前所面臨的侵略手段,反而試圖閃躲可能的質疑和挑戰,以黑箱的方式在去年六月無預警簽同,實在令人民無法接受,更有理有質疑政府對於人民的忠誠。
雖然貿易協議在全球化的發展下是一個重要且無法避免的趨勢,而且和中國簽署合作協議也有可能無法避免,但是無論站在經濟發展還是國家安全的角度看來,目前的協議都過於草率,將老年人的福利服務葬送於外交和經濟協議中也無法讓人接受。所以,人民應該為了你我的未來,針對福利服務項目列於服務貿易協議中的荒謬,表示堅決反對。
總心得:怎麼覺得標題應該是「服貿協議對兩岸關係的影響:以開放老人照顧服務業為例」之類的= =?我好像沒有很清楚看到老人照顧服務會如何被影響阿…還是我的閱讀能力太差了??然後資料來源可以附一下。